九江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大学生暂时不能直接报考造价师。无论是一级造价工程师还是二级造价工程师,官方报考条件都明确要求“学历+工作年限”双达标,而大学生(包括本科、专科在读生)因尚未毕业、缺乏工作经验,暂时不符合报考门槛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只能“干等”——提前了解报考规则、规划学习路径,反而能让你在毕业後少走两年弯路。这篇文章会把报考条件、备考重点、大学生能做的准备全说透,帮你把“毕业即考证”的目标落地。
九江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给结论:大学生为什么暂时考不了造价师?
前几天在图书馆碰到学弟,他拿着《工程造价基础》问我:“学姐,我现在大三,能不能提前考个造价师证‘傍身’?” 这问题戳中了很多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痛点——看着身边同学考教资、考计算机二级,自己也想早点拿个“硬通货”,但造价师真不是“想考就能考”。
咱们直接看官方规则:目前造价师分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,报考条件都写在《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》里(2020年版,目前较新)。核心门槛就两条:学历达标+工作年限达标。
(1)一级造价工程师:本科毕业都得等4年
一级造价师是行业“天花板”证书,报考要求更严。以较常见的“大学本科”学历为例:
如果你学的是工程造价、土木工程等“本专业”,毕业後需要4年工作经验;
要是“相近专业”(比如工程管理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),得等5年;
非工程类专业?对不起,得6年。
专科生更久:本专业5年,相近专业6年,非专业7年。
(2)二级造价工程师:专科毕业也得等2年
二级造价师门槛低一些,但也卡工作年限。以“大学专科”学历为例:
本专业毕业後,需要2年工作经验;
相近专业3年,非专业4年。
本科生稍好:本专业1年,相近专业2年,非专业3年。
划重点:这里的“工作年限”是从你毕业时间开始算的。比如你2025年6月本科毕业,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,那较早2029年才能考一级造价师,2026年能考二级造价师。在校大学生(哪怕是大四快毕业),因为没拿到毕业证、没开始算工作年限,所以暂时报不了名。
之前网上有“代报名机构”说“大学生能破格报考”,千万别信!这种机构大多是伪造工作证明,一旦被查,成绩作废不说,还可能上“诚信黑名单”,影响後续考试和职业发展。咱们工程人讲究“合规”,别为了早拿证冒风险。
二、别急着焦虑!大学生“提前准备”的3个优势,别人比不了
虽然现在考不了,但大学生阶段反而是“备考黄金期”。我带过的几个学弟学妹,就是从大三开始准备,毕业後1年直接拿下二级造价师,2年後顺利考一造,比同龄人快了整整一步。他们的优势,恰恰是“时间多、基础纯、没杂念”。
(1)专业课和考证内容高度重合,学一遍顶两遍
造价师考试(尤其是二级)的核心科目,比如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》《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》,很多内容和大学专业课重合。
举个例子:大二学的《工程经济学》里的“资金时间价值”“方案比选”,就是一造《造价管理》的重点;大三的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》,直接对应二造《实务》里的“工程量清单计价”“定额应用”。现在认真听专业课,相当于提前给考证打基础,毕业後复习时会发现“很多知识点似曾相识”,效率翻倍。
我当年就是吃了这个亏:大四忙着实习、写论文,专业课划水过,後来考二造时,发现《实务》里的“建筑面积计算规则”“混凝土工程量计算”全是当年《建筑工程概预算》的内容,只能从头再学,浪费了半年时间。
(2)时间自由,能啃下“硬骨头”
工作後备考的人都懂:白天跑工地、算量、对量,晚上回家只想躺平,能挤出2小时看书就算不错了。但大学生不一样——没工作压力,没家庭琐事,每天能拿出4-6小时专注学习。
建议你把这段时间用来攻克“难点”:比如一造《案例分析》里的“招投标大题”“索赔计算”,二造《实务》里的“清单组价”。这些内容需要反复练题、总结思路,现在花3个月吃透,比工作後挤时间学1年效果还好。
(3)提前了解行业,毕业选对方向不踩坑
造价师证书不是“考完就万事大吉”,更重要的是知道“考了有什么用”“自己适不适合做造价”。大学生可以趁这段时间:
实习:去造价咨询公司、施工单位的造价部门实习,看看真实的造价工作是不是“对着电脑算量套价”,还是需要跑现场、跟甲方扯皮(没错,造价师也要懂沟通);
跟学长学姐聊:问问他们“考了证後薪资涨了多少”“不同单位(甲方、乙方、咨询公司)的造价岗位有什么区别”,避免毕业後盲目考证、盲目就业。
三、大学生备考造价师的“3步行动指南”,毕业就能冲
如果你确定未来想走造价这条路,从现在开始,按这3步准备,毕业後直接“考证+就业”双丰收。
头等步:明确目标——先考二造,再冲一造
对大学生来说,较现实的目标是“毕业後1-2年内拿下二级造价师”。理由有三:
二造报考门槛低(本科毕业1年即可),能快速拿证;
二造是“入门通行证”,很多施工单位、咨询公司招聘时会优先要持证者,起薪能比无证高1000-2000元;
学好二造内容,相当于给一造打基础,後续备考更轻松。
等拿下二造,积累几年工作经验,再考一造,职业天花板直接打开(一造持证者在一线城市年薪普遍15W+,资深的能到30W+)。
第二步:分阶段学习——大一大二打基础,大三冲刺练题
大一大二:别碰教材,先啃专业课
重点学这几门课:《工程制图与识图》(看不懂图纸,算量就是空谈)、《建筑材料》(知道不同材料的价格和用量,套价才准)、《工程经济学》(造价的“底层逻辑”)、《建筑施工技术》(不懂施工工艺,算量容易漏项)。
推荐一个小方法:每学完一章专业课,去网上找对应的“造价实操视频”(比如B站搜“广联达GTJ算量教程”),跟着练1个简单工程的建模算量。不用追求快,重点是“把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”。
大三:开始接触考证教材,主攻“高频考点”
二造考试有官方指定教材(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),但内容太多,不用全看。直接找近3年的真题,把重复出现的考点标出来(比如“增值税计算”“投标报价策略”“工程量偏差调整”),这些就是“必考点”,优先掌握。
刷题推荐用“真题+模拟题”组合:真题至少刷3遍(近5年的),模拟题选口碑好的机构(比如环球、建工社),重点练《实务》科目——这科是“拦路虎”,需要大量练案例,比如“算分部分项工程费”“写索赔报告”,练到看到题目就能条件反射出步骤。
大四:实习+复盘,查漏补缺
找一份造价相关实习,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:比如帮师傅算一个小项目的工程量,对比自己算的和师傅算的差距在哪;看看公司的投标报价文件,理解“清单组价”的实际应用。
实习中遇到的问题,记在笔记本上,回头翻教材找答案——这种“带着问题学”的效率,比单纯看书高10倍。
第三步:积累“隐形资本”——这3件事比证书更重要
除了学习,大学生还可以做这3件事,让你毕业後比同龄人更有竞争力:
学好用软件:造价师离不开软件,现在就把“广联达GTJ(算量)”“广联达计价”练熟,较好能学一点Excel高级函数(VLOOKUP、数据透视表),很多老造价师都卡在Excel上,你提前学会,实习时能直接上手干活;
考个“过渡证书”:如果实在想在毕业前拿个证,可以考“造价员”(虽然现在取消了,但有些省份还有“二级造价员”过渡考试,含金量不如二造,但能学基础),或者“BIM工程师”(行业趋势,很多项目要求BIM算量);
关注政策变化:造价师考试政策可能调整(比如之前一造报考年限缩短过),定期看“中国人事考试网”“当地住建厅官网”,别错过较新消息。
四、较后想说:考证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
很多大学生把“考造价师”当成“救命稻草”,觉得“只要拿到证,就能找到好工作”。但我想告诉你:证书是“敲门砖”,但真正让你在造价行业立足的,是“算量准、套价快、懂现场、会沟通”的硬实力。
我认识一个学长,毕业後3年就考下了一造,但因为只会对着图纸算量,不懂施工工艺,算出来的量和现场严重不符,被甲方骂了好几次;反而另一个学姐,二造考了2次才过,但她实习时跟着师傅跑遍了工地每个角落,知道“梁的保护层厚度实际施工会比图纸多2cm”“地砖铺贴损耗率要考虑运输破损”,算出来的造价既准又合理,现在已经是咨询公司的部门主管。
所以,别把眼光只放在“能不能考”上,而是趁大学这段时间,把基础打牢、把技能练熟、把行业摸透。等你毕业时,拿着扎实的专业能力+准考证明(或刚到手的二造证书),根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。
- 详情请进入九江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jjyoulu.5zix.com/news/14084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九江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大学生能报考造价师吗的全部内容。






